设为首页今天是

荣获“终身成就奖“艺术成就奖”的著名蒙古族舞蹈家

2019-5-6 13:3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73565| 评论: 0|来自: 魅力草原天籁

摘要: 荣获“终身成就奖“艺术成就奖”的著名蒙古族舞蹈家魅力草原天籁2019-04-22 18:57只是微微地一笑,宛如一个天使。当动听的音乐在耳畔响起时,她便用柔美舒展的舞姿,向人们演绎蒙古族女性的端庄与优雅、美丽与大方。 ...

荣获“终身成就奖“艺术成就奖”的著名蒙古族舞蹈家

只是微微地一笑,宛如一个天使。当动听的音乐在耳畔响起时,她便用柔美舒展的舞姿,向人们演绎蒙古族女性的端庄与优雅、美丽与大方。她就是蒙古族著名舞蹈家——斯琴塔日哈。

无论是双人舞《希望》,还是集体舞《鄂尔多斯》,斯琴塔日哈总是以热情奔放、洒脱生动的表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她不仅是一位表演艺术家,还是位民族舞蹈教育家。如果说,她的成名跟她的艺术天赋和那孜孜不倦的探索有关,那么她的成功就根源于她的梦想和那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斯琴塔日哈专访上

“民歌天堂”里飞出的彩蝶

1932年,斯琴塔日哈出生在黑龙江大赉县(后划归吉林省)阿巴干西坡村的一个富裕家庭。其祖父巴拉珠尔是村里德高望重的人物,他还会拉四胡,能唱很多民歌。她的母亲洁吉嘎是阿巴干西坡村的“第一美人”,不仅人长得漂亮,还有一副好嗓子。方圆数十里的人家办喜事都会找她当歌手,她唱的民歌尤其受欢迎。斯琴塔日哈就是听着这些民歌长大的。而阿巴干西坡村也是民歌的海洋、音乐的天堂。村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特别喜欢音乐。女人们在挖苦菜、摘豆角时都会唱着歌,脸上浮现出愉快的笑容。每到夏天的傍晚,人们就围坐在院子中,吹着笛子,唱起民歌。若是在冬天,就聚集在巴拉珠尔家中,喝着浓酽的红茶,听胡尔奇(科尔沁传统说唱艺人)说唱“乌力格尔”。这样的环境,培养了斯琴塔日哈的艺术细胞,她从小就会唱很多民歌。是那耳熟能详的民歌旋律,浸润了她幼小的心灵;是那淳朴善良的乡亲,用歌声哺育了她。11岁时,斯琴塔日哈进入扎赉特旗音德尔小学学习,她曾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歌舞表演活动。斯琴塔日哈美丽聪慧,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超人的模仿力,老师教什么,她都学得很快,经常受到老师的夸奖。但是入学不到两年,因为时局原因,学校被迫停课了。

1947年,和斯琴塔日哈一起长大的堂姐葛根塔日哈,应未婚夫的邀请到乌兰浩特学习。听到这一消息,斯琴塔日哈的心按捺不住了。她渴望跟姐姐一起去学习,看看外面的世界和风土人情。此时,斯琴塔日哈的父亲正好在外地,家里的一切母亲说了算。考虑到时局动荡,土匪猖獗,战乱不断,洁吉嘎坚决反对女儿的请求。无论斯琴塔日哈怎样苦苦哀求,母亲都像磐石一般不动摇。在哭过、闹过,采取各种方法都无济于事后,斯琴塔日哈选择了 “绝食”。善良的母亲看到女儿小小年纪竟然有这样的毅力和一心走出去的渴望,就勉强答应了下来。

怀着满腔热情的斯琴塔日哈,在内蒙古青年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转赴内蒙古军政大学继续其学业。在此期间,她被编入校文工队,任舞蹈演员。不久,她又成为内蒙古歌舞团的专业演员。从此,歌舞团和舞蹈跟斯琴塔日哈的一生连在了一起,她就像一只彩色的蝴蝶,在万花丛中尽情地飞舞起来。

斯琴塔日哈专访下

接受专业舞蹈训练,“痛并快乐着”

1949年,斯琴塔日哈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赴匈牙利参加第二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和乌云一起表演了舞蹈《希望》。来自各国的艺术家们观赏了欢快优美、质朴豪放、刚健有力的蒙古族舞蹈后,频频鼓掌,表示赞许。演出完毕,代表团在回国途中路过莫斯科时,从下榻宾馆的服务员口中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那天,代表团人员与苏联人民一起庆祝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希望》之舞,是内蒙古新舞蹈史上的第一个舞蹈,同时也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风采的第一个舞蹈。不论对斯琴塔日哈本人,还是对蒙古族,甚至是对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都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1950年,由内蒙古歌舞团编排、斯琴塔日哈领舞的《鲜花舞》,成为新中国庆祝第一个国庆节的开幕节目。同台演出的,还有来自新疆以及西南各地的少数民族同胞。当斯琴塔日哈看到维吾尔族舞蹈家康巴尔汗的表演时,对维吾尔族舞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感到,每个民族的舞蹈都有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魅力。

1951年,斯琴塔日哈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崔承喜舞蹈研究班学习。在朝鲜族著名舞蹈家崔承喜的指导下,斯琴塔日哈系统地学习了专业舞蹈知识,接受了芭蕾舞、现代舞及各种民族舞的基本训练。她不怕苦不怕累,满怀对舞蹈艺术的疯狂热爱,废寝忘食地投入学习和训练中。

1954年,她考上了北京舞蹈学校,继续深造。那时,学校每天的课程都排得很满。斯琴塔日哈带着受伤的腿,每天坚持上课,练各种舞蹈基本功。一到晚上,夜深人静时,运动超负荷的膝盖就会剧烈地疼痛,致使她夜夜不能入寐。这时,她就会用布带子将两腿高高吊起来,以缓解疼痛。到了第二天,斯琴塔日哈依旧会早早地来到教室,愉快地迎接新的一天。斯琴塔日哈咬着牙坚持的那段日子,是一段“痛并快乐着”的时光,这给她以后的舞蹈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临近毕业时,中央民族歌舞团的有关领导曾几次劝说她留在该团工作。斯琴塔日哈没有丝毫犹豫就谢绝了。她在日记中写道:“我生长在草原,内蒙古歌舞团又培养了我,我将来死也要把骨头埋在内蒙古的土地里。”

全心投入民族舞蹈事业

回到内蒙古后,斯琴塔日哈开始沉淀自己所学的东西。原先多次演出的实践经验,加上在北京的学习经历,使斯琴塔日哈的舞蹈水平有了质的升华。她觉得,学习国内外的各种舞蹈并不是为了照葫芦画瓢,或是原汁原味地将学到的东西表演或传授给他人,而是要将精髓和有用的部分融入本民族的舞蹈艺术中。集体舞《鄂尔多斯》,就是斯琴塔日哈这一舞蹈理念的体现。

1955年,在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贾作光和斯琴塔日哈领舞了集体舞《鄂尔多斯》。这支舞蹈不仅吸收了蒙古族民间舞元素和蒙古族牧民的日常生活动作,还融入了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的民间舞元素,将草原人民的新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舞蹈以豪放大气的音乐开始,男演员坚定有力的舞步展示着草原汉子的矫健与刚强,女演员柔美的身姿演绎着蒙古族女性的勤劳与美丽。牧区人民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在演员的举手投足间得到了最美的诠释。

 斯琴日哈蒙古族舞蹈作品《心中的歌儿献给党》

斯琴塔日哈创作或表演过的作品可以说数以百计。除了《希望》和《鄂尔多斯》之外,还有《布里亚特婚礼》、《土尔扈特》、《盅碗独舞》、《乌兰保》等等。为了汲取民族民间艺术的养分,蒙古草原、天山南北,都留下了斯琴塔日哈的足迹。每到一地,她都虚心地向当地的民间艺人学习。布里亚特舞、鄂伦春舞、鄂温克舞、查玛舞……这些民族舞蹈的瑰宝,在斯琴塔日哈的舞蹈中都焕发出别样的光彩。斯琴塔日哈说:“艺术的灵魂来自生活,来自民间。而给我的舞蹈赋予生命、注入灵魂的,是各地的民间艺人。”

如今,斯琴塔日哈与人合著的《蒙古舞基本课教程》、《斯琴塔日哈蒙古舞文集》已经正式出版了。虽然双腿的疼痛伴随了她一生,但在64年的舞蹈生涯中,她的事业硕果累累。她先后受邀在国内各地歌舞团体、艺术院校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授课讲学。目前已桃李满天下的她,在2011年12月获得“第九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2012年3月获得“第二届中国舞蹈艺术终身成就奖”时,依旧不忘感谢培育她的老师和养育她的大草原。

在“第二届中国舞蹈艺术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上,斯琴塔日哈深情地说:

“1948年,我16岁时参加了内蒙古文工团。在解放战争的艰苦环境下,得到了锻炼。我和同龄同代的战友们一起,处在那样美好崭新的革命的年代、创建的年代、变革的年代、觉醒的年代。我们全心全意地投入了开辟、创建内蒙古民族舞蹈事业的各项工作。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旗帜指引着我们,时代推动着我们,国家培养了我们,人民哺育了我们。我们作为新中国第一代舞蹈工作者,是幸运的。感谢祖国,感谢人民的教育和培养。

我的名字——斯琴塔日哈,汉语的意思是‘聪明的脑子’。其实,我这个人既不聪明,也不灵活,一辈子死死地坚守了一条做人的尊严:正直和踏实,死心塌地地为民族舞蹈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全部。

当双腿做手术,险些断送艺术生命的时候;当在各种政治运动中受到冲击,险些断送政治生命的时候,在一种信念的支撑下,我挺过来了。双腿的疼痛虽然伴随了我一生,但在各级组织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我没有掉队,我没有落伍,紧紧地跟着时代的步伐,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与民族舞蹈事业的发展同步,跌跌撞撞地走过了64年的舞蹈人生,走到今天。今年我才40‘公岁’,还可以跟着大家一起,继续往前走!”

《此文已发表在《中国民族报》,2012年8月3日的《人物》专栏》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