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今天是

【中华风采】乔来军:从“阳光心态”到“人文巩医”

2021-2-9 00:0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6254| 评论: 0|来自: 健康县域传媒

摘要: (孙凡健康县域传媒 供稿 来保军)今年52岁,31年的从医经验,无论当医生,当院长,他都喜欢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一头乌黑的头发稍有点自来卷,再戴一副无边框眼镜,儒雅随和。他就是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党总支 ...
 (孙凡 健康县域传媒  供稿 来保军)今年52岁,31年的从医经验,无论当医生,当院长,他都喜欢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一头乌黑的头发稍有点自来卷,再戴一副无边框眼镜,儒雅随和。他就是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乔来军,与人握手总是笑呵呵微微弯下腰来。


前不久,由河南省郑州市卫生健康委举办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郑州杰出健康卫士纪念表彰会上,乔来军被评为“郑州杰出健康卫士”。


 卫士执殳,为民前驱。近年来,乔来军带领近2000余人的团队,连续打出了“借梯登高、远程医疗、人文建院”的组合拳,使全市连年县域外转诊率始终低于10%,不仅实现了“大病不出县”的目标,也探索出了健康县域崛起的路径,成为中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范本并成功入围“2018中国医院竞争力县级医院100强”。


从一名普通医生一路走来,乔来军深知“看病”对于老百姓、医生、政府的深重意义。健康县域传媒记者问乔来军想要打造一个什么样的医院?他笑着回答道,“我最终想打造啊,一家医疗技术强、服务水平高,不找熟人的医院,不求人的医院”。



“许多老百姓来医院是因为一些重大疾病,而重大疾病的治疗大多是无奈之举,治未病才是目的。医生救死扶伤,一天只能救一个或几个人,但是做科普宣教的话,一次讲座的听众有成百上千人,让大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救人就很多了”。乔来军介绍。


乔来军发现,老百姓去听一些销售药品、商品的集会非常认真,带上小板凳也要去,但是参加健康科普讲座的人却很少。为此,他在担任副院长时就发起健康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村庄,对广大老百姓进行科普宣教和义诊。


并且,乔来军还负责举办起“巩义市健康文化节”公益活动,通过多形式、多途径为百姓传播健康知识、营造健康理念、倡导健康行为、共享健康生活,让百姓不得病少得病,如今已连续9年。活动现场还以赠送、抽奖等形式发放体检卡等礼品,谈到这里,乔来军高兴地说,“现在就算我们不发放赠品,老百姓也喜欢听我们的健康知识讲座,可以说场场爆满。我们在不断更新我们活动形式、内容,让老百姓爱听,耳濡目染地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你可能不明白医生治不好病人有多痛苦


“乔医生,这就没法儿了?”


20多年前,一位操着本地方言的患者家属满眼哀求,几乎带着哭腔地找到乔来军,希望能够挽回亲人的生命。可惜的是,限于当时医疗技术和条件,医院束手无策。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画面依然定格乔来军的心上。


“你可能不会明白一位医生治不好一个病人内心是多么的痛苦。”坐在院长办公桌前的乔来军回忆起来了做医生时的往事,刚才还笑逐颜开的他表情突然变得凝重,“1988年,我毕业参加参加工作,是神经内科的大夫,曾经接管过非常多的脑血管病人。1996年,我前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进修,2000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学习”。


    为什么要进京学习?乔来军说,临床上有些脑血管病,多发于中年,甚至青少年,常见病因为脑动静脉畸形或脑动脉瘤。巩义市每年都有几十例病人,有小孩、有壮年,有老年。当时医院无法开展神经介入手术,按照当时的条件有的病人当时治好了,可是一两年后又复发了,有的病人来的时候情况还好,但是一两个星期后可能人就不在了。
   每年几十例的脑血管病人,病人家属站在巩义街头欲哭无泪,而作为这一领域的医生想救却无能为力,这让年轻的乔来军十分痛苦和煎熬。1996年冬天,乔来军只身来到北京,大医院的治疗水平让他惊叹不已,“县医院和北京大医院的水平差距太大了,原来脑血管病是可以治愈的。”感到震撼的同时,乔来军心里产生一个坚定且温暖的念头,“我一定要学好新技术,提高我的水平,因为这关系家乡老百姓的死活”。
  “学习王忠诚,忠诚为人民”,2000年乔来军第二次进京学习,北京电台播放着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院士的感人事迹和号召。而此时,乔来军正好来到北京天坛医院进修,在这样积极向上的氛围中,他鼓励自己要用心刻苦学习,因为自己就是将来县医院的学科带头人。
有心人,天不负。进修后,乔来军担任“超选择脑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及“急诊脑血管造影GDC栓塞颅内动脉瘤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研究”两项郑州市科研攻关课题负责人,并在巩义市率先开展了脑动脉造影、早期血管内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动脉瘤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等高新技术,填补了巩义医学史上的空白。


   2000年5月中旬的巩义适逢初夏时节,春风尚未消退,酷暑尚未来临。乔来军在北京学成归来,这一次他还带回来了北京的大专家,他要率先在全省县级医院开展脑血管介入手术。说到这里,乔来军脸上又泛起笑容,他自豪地说,“我记得当时回来开展第一例手术的患者是个30多岁的女性,她现在依然活得很好。20年前,在我们县城医疗设备缺乏,连做手术需要的脑血管导丝都没有,我就邀请北京天坛医院的专家,带着医疗器械、器材回到我们医院做手术”。
20年前,震惊乔来军的介入手术在他的引进和推动下,如今已经在巩义市人民医院全都开展了起来。不仅如此,巩义市人民医院还打造了胸痛、卒中、创伤急救、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互补作用,为百姓开通了危重病救治绿色通道,达到了从院前急救、到院内多学科联合诊治的无缝对接,有效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迄今通过绿色通道已挽救了1000多位危急重症患者的生命,让百姓不出巩义就看得上、看的好病。
   巩义市人民医院神内重症监护病区主任李会晓介绍,医院卒中中心从2016年建立到现在,3年来,医院不断地优化流程,以保证绿色通道的通畅,到目前已完成静脉溶栓500多例,动脉取栓51余例。在全国防治卒中中心综合排名及静脉溶栓排名中位居前列。尤其是去年到现在,整个流程以“院前启动,关口前移”为亮点,明显缩短了DNT时间,最短的只用了13分钟。目前,巩义市人民医院脑血管疾病治疗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做“健康巩义”的守门人


    郡县制,天下安。2009年,新一轮医改再次吹响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的号角。对于县级医院的发展,乔来军有着深刻的理解,“2016年,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曾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健康中国的建设过程中,健康县域要是抓不好,全面小康社会就建不成,县域是重点也是短板。”
   面对当前“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社会顽疾,乔来军直言,“这实际是个伪命题,现在说的看病贵、看病难大多是上大医院看病贵、看病难。现在大医院门庭若市,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门可罗雀,是因为村、乡镇的医疗机构能力不强,老百姓不直接去村里、乡镇卫生院看病了,而是直接去县医院,有的直接去大城市大医院,所以说到底县医院要在提升自身医疗水平的同时,发挥龙头作用带动下级医疗机构的发展”。
     乔来军介绍,为了让百姓看得上、看得起、看得好病,巩义市人民医院先后与北京、上海等省内外知名医院建立协作关系,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来院坐诊、查房、手术,医院承担专家费,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国内一流专家的诊治,在提升本院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降低了区域内患者的外转率。
   为扭转以往巩义市慢病防治面临高发病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的严峻挑战和基层医疗资源不均衡的窘况,2017年起,巩义市人民医院联合20家基层卫生院、277家村卫生室构建了巩义市医共体,并免费为成员单位安装了远程常规心电仪、动态心电仪、血压仪、视频系统共409台远程设备。
    从医三十年,当医生,当副主任、主任、副院长、院长,乔来军一直在思考患者希望医生做什么?员工希望什么样的医院?社会期待什么样的医院?现在他心里有了答案,“目前,县域医院医疗技术飞速进步,但是人文建设被忽略或者发展有点慢。所以,我最终想打造啊,一家医疗技术强、服务水平高,不找熟人的医院,不求人的医院。对于医院员工来说,工作起来是有幸福感、成就感、获得感,对于政府而言,我们要成为让群众受益、公平可及的公立医院”。
    巩义市人民医院定期开展医院开放日活动,让社会各界人士与医院的医务人员零距离接触、沟通、交流,感受医务人员的工作生活,感受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体验医院的服务流程,让更多人进一步了解医院。


“秋未参观市医院,惊喜激动发感言。设施先进人性化,人民二字记心间。西药房,设备先,机器抓药省时间。节省人力效率高,解决抓药排队难……”在前不久开放日活动上,巩义诗人张喜迎写诗抒发自己的参观医院的感受。
对于员工,乔来军就在医院内部管理中实施了绩效改革,真正做到了“让多劳者多得”,让他们的工作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作为近2000余名员工的“当家人”,乔来军想方设法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医院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职工办事之际,送去关心和慰问;成立职工子女托管班,为临床一线职工解除后顾之忧;职工值夜班,为保障安全,设立了职工宿舍临时休息,免去夜晚奔波。
    乔来军的微信昵称就叫做“人文巩义——乔来军”,他告诉记者,“我刚开始叫“阳光心态”,因为凡事都有个积极向上的心态然后去做事。现在改成这个了,我希望我们医护人员的努力,让老百姓有个安全、高效、舒适、便捷的人民医院,我们医院真正成为巩义市的健康守门人”。




返回顶部